将功赎罪的成语故事


将功赎罪

拼音jiāng gōng shú zuì

基本解释将:用;拿;赎:抵尝;弥补。拿功劳来抵偿罪过。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1回:“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容将功赎罪。”


暂未找到成语将功赎罪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将功赎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登大雅之堂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部评话,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物阜民安 《后汉书·刘陶传》:“夫欲民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
空空荡荡 浩然《艳阳天》第121章:“屋子里空空荡荡,冷冷清清。”
学以致用 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
挥霍无度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2回:“因为儿子豹英一向挥霍无度,不敢交与他。”
明争暗斗 冯玉祥《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一文不名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今来古往 唐·崔珏《道林寺》诗:“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空口无凭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空口无凭的话,门生也不敢朝着老师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