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于言色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色:神色。内心的活动表露在言谈和神色上面。
出处《晋书·何无忌传》:“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人有不称其心者,辄形于言色。”
例子《魏书·任城王传》:“每怀郁怏,形于言色,遂纵酒欢娱,不亲政事。”
基础信息
拼音xíng yú yán sè
注音ㄒ一ㄥˊ ㄩˊ 一ㄢˊ ㄙㄜˋ
感情形于言色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形于颜色、形于辞色
英语show in one's words and expressio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发综指示(意思解释)
- 浪费笔墨(意思解释)
- 乌合之众(意思解释)
- 将功补过(意思解释)
- 杀鸡取卵(意思解释)
- 叫化子(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十恶不赦(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湖海飘零(意思解释)
※ 形于言色的意思解释、形于言色是什么意思由语典阁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没有一丝热情。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使人无法靠近。 |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彬彬有礼 |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
付之一炬 | 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 |
杀手锏 | 喻指取胜的绝招。 |
无法无天 |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
鬼烂神焦 |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 |
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出头露面 |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铁面无私 |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
遁入空门 |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互通有无 |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丰功伟绩 |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驰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