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yīn

知音


拼音zhī yīn
注音ㄓ 一ㄣ
词性名词


知音

词语解释

知音[ zhī yīn ]

⒈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s talents;

⒉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⒊  知心朋友。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

引证解释

⒈  通晓音律。

《礼记·乐记》:“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於礼矣。”
《太平御览》卷五八一引 汉 桓谭 《新论》:“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为知音。”
宋 周邦彦 《意难忘》词:“知音见説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 周郎。”
《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僖宗皇帝,妙选天下知音女子,入宫供奉。”

⒉  《列子·汤问》载:伯牙 善鼓琴, 钟子期 善听琴。 伯牙 琴音志在高山, 子期 说“峩峩兮若 泰山”;琴音意在流水, 子期 说“洋洋兮若 江 河”。 伯牙 所念, 锺子期 必得之。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伯牙 絶絃於 钟期,仲尼 覆醢於 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峄》诗:“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明 唐顺之 《谢病赠别高参政》诗:“逝将归旧林,復此别知音。”
浩然 《艳阳天》第六九章:“﹝ 弯弯绕 ﹞可见到‘知音’了,哪还肯白白地放过去呢?”

⒊  指对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确评价的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南唐 李中 《吉水县依韵酬华松秀才见寄》:“诗情冷淡知音少,独喜江皋得见君。”
鲁迅 《集外集拾遗·文艺的大众化》:“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国语辞典

知音[ zhī yīn ]

⒈  春秋时,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子期便从琴音感到峨峨若泰山;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子期又感到洋洋若江河。子期死后,伯牙便绝弦不弹,因为再也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懂得他的音乐了。见《列子·汤问》。后比喻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

《文选·古诗一九首·西北有高楼》:「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复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知己 知交

英语intimate friend, soul mate

德语Herzensfreund, bester Freund (Eig)​

法语ami intime, ami fidèle

分字解释


※ "知音"的意思解释、知音是什么意思由语典阁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火车站内,人声鼎沸却难觅知音,人头攒动却视同路人。

2.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3.是含笑的天使,孩子接纳你;是诚信的知音,孩子呼唤你;是春雨的化身,滋润幼苗茁壮成长。

4.弃微名去来心快哉,一笑白云外。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醉袍袖舞嫌天地窄。贯云石

5.我将淡淡的玫瑰色梦境交给心会的知音,你是否和我一样感觉到澹静清纯的琴韵,我用满怀柔情的心将那一缕缕梦之光、梦之色,渲染着咫尺天涯的美丽、当姹紫嫣红漫山遍野开放的时候,你是否和我一样听见了那朵花开的声音。

6.采西山之云,掬北海之水,吸长天之霞,撷瀛洲之花。且换得人生里美玉无暇。只是终不能忘宫阙千层,楼阁深处,谁拔剑长吟,剑落处飞雪轻盈。谁携琴高崖,萧然抚曲,谁驻足聆听,引为知音?而斯人近在咫尺,远在天涯。天下归元

7.光棍节到心发慌,别人成对又成双。父母日日催促忙,快快脱光做新郎。只愿早日如愿偿,美貌知音身边傍。甜蜜生活不一样,快乐幸福永绵长。祝早日脱“光”!

8.茫茫人海相逢是缘分;芸芸众生相知是福气;年年月月相交是情谊。高山流水,知音难求;你我手足,兄弟情深。4月17铁哥们日,我最好的哥们快乐!

9.邂逅谁家一女郎,玉肌兰气郁芳香,可怜璀璨松精石,不遇知音在路旁。

10.世界保健日到了,祝福到了,欢心到了,搞笑到了,幸福到了,吉祥到了,知音到了,欢呼到了,庆祝到了,健康到了,真心祝愿开心每一天,微笑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