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xiào

忠孝


拼音zhōng xiào
注音ㄓㄨㄥ ㄒ一ㄠˋ
词性名词

忠孝

词语解释

忠孝[ zhōng xiào ]

⒈  忠于君国,孝于父母。

引证解释

⒈  忠于君国,孝于父母。

《孝经·开宗明义》“终於立身” 汉 郑玄 注:“忠孝道著,乃能扬名荣亲,故曰终於立身也。”
《东观汉记·北海敬王刘睦传》:“大王忠孝慈仁,敬贤乐士。”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人吏目不识乡饮酒之礼,或未尝闻《鹿鸣》之歌,忠孝之行不劝,亦县之耻也。”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王风既降,圣教莫修,忠孝情衰,廉耻道丧。”

国语辞典

忠孝[ zhōng xiào ]

⒈  忠于国家,孝顺父母。

《文选·曹冏·六代论》:「由斯言之,非宗子独忠孝于惠文之闲,而叛逆于哀平之际也。」
《儒林外史·第四〇回》:「总之,为人以忠孝为本,其余都是末事。」

分字解释


※ "忠孝"的意思解释、忠孝是什么意思由语典阁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又弹廖立立奉先帝无忠孝之心,守长沙则开门就敌,领巴郡则有闇昧闒茸其事,随大将军则诽谤讥訶,侍梓宫则挟刃断人头于梓宫之侧。

2.那哀痛欲绝的神情弄得满朝文武都跟着动容,他一边哭一边盛赞端妃说她忠孝节义样样俱全,又与自己青梅竹马情深似海,本是皇后的不二人选。

3.非论是岳飞也罢,其他的人也罢,他们的步履事实下场不能根柢转变忠孝节义这些封建道德蓝本的阶级素质。

4., 总结为三个原点,分袂为"宣传忠孝节义""默示赫然的民族意识""通达矫捷的人性观点"。

5.在这部罕见的钜著中,金庸将历史、武侠、冒险、传奇、兵法、战阵与中国固有忠孝节义观念共冶於一炉;信笔挥洒,已至随心所欲的地步。

6.余试阅之,文史各本多陈词滥调,无非忠孝仁义;而西学各本,太半译自西洋,佶屈聱牙,难明其意。

7.……累我百官忠孝不能者,世子罪魁也!使我士林无遗类者,世子祸首也!今以正直之德直刺罪魁祸首,纵仗节死义有不力争者,必共击之……

8.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其实是自相矛盾的,蔡伯喈行孝的困境正说明封建社会的所谓“孝”实际上是皇权绝对支配下“忠”的附属品,从而揭示了作者文化心理结构与现实的冲突。

9., 除此之外,儒家还以纲常名教为主,以仁义忠孝智为干,汇成一套王道之剑。

10.诞生于云梦的东汉孝子黄香,在历史上被誉为“忠孝两全,天下无双”,名列“中华二十四孝”,其“扇枕温衾”的故事,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