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ǐshū

史书


拼音shǐ shū
注音ㄕˇ ㄕㄨ

繁体史書
词性名词


史书

词语解释

史书[ shǐ shū ]

⒈  历史书:记录历史的文献。

据史书记载。

historical records;

引证解释

⒈  汉 称令史所习之书,即当时通用的隶书。按,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谓指 史籀 所作大篆,非是。参阅 清 钱大昕 《三史拾遗·元帝纪》。

《汉书·元帝纪赞》:“元帝 多材艺,善史书。”

⒉  记载历史的书籍。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周公 之垂法,史书之旧章。”
唐 刘知几 《史通·因习》:“况史书者,记事之言耳。”
章炳麟 《论式》:“斯岂非崇信文集,异视史书之过哉!”

国语辞典

史书[ shǐ shū ]

⒈  记载历史的书籍。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卑弁在史书上看过,说这地方水草肥饶 。」

史籍 史乘 史册

⒉  汉代史官所习用的字体,即隶书。

《汉书·卷九·元帝纪·赞曰》:「元帝多材艺,善史书。」

分字解释


※ "史书"的意思解释、史书是什么意思由语典阁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毛爷爷时时、处处胸怀祖国和人民,严格要求自己,惜时如金,读经书、读史书、读兵书,满腹经纶,博古通今,雄才大略;他高瞻远瞩,气度非凡,胸怀是如此的宽广,容得下三山五岳呀!

2.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陕师大教授杜文玉说,史书上记载,安乐公主是唐中宗和韦皇后最宠爱的女儿,恃宠而骄、飞扬跋扈。

3.青春,沉醉在极富浓厚的书香中。不知你是否有这种感觉:每当翻开史书,就像是在品尝一杯浓浓的咖啡。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引领你成长;一个个经典的历史故事让你深感古代中国的独特魅力;一个个智慧的古代哲学充实你的文学素养……史书的特有的气息散发出中国浓厚的民族文化。

4.根据这些史书的记载,元吉酷嗜射猎,在战阵上反复无常,又是个好色之徒和一个虐待狂;太子建成则冥顽不灵,桀骜难驯,沉湎酒色。

5.我们班有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她叫王静。长着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一张瓜子脸形的的脸上,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她博学多才,看过许多历史书籍,任何问题都难不倒她。

6.王徽之是王羲之的第三个儿子,史书上说他“卓荦不羁”,一天到晚不好好上班,时不时地还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嘲弄领导。

7.毛爷爷时时、处处胸怀祖国和人民,严格要求自己,惜时如金,读经书、读史书、读兵书,满腹经纶,博古通今,雄才大略;他高瞻远瞩,气度非凡,胸怀是如此的宽广,容得下三山五岳呀!

8.如意知道,哥哥可能不会成为万世敬仰的帝王了,因为被人铭记的永远只有丰功伟绩,而不是功绩背后的流淌的血。如意知道,可能会有人被哥哥感动,虽然他只是缩在史书的一角,用只字片语书写一生。释戒嗔

9.青春,沉醉在极富浓厚的书香中。不知你是否有这种感觉:每当翻开史书,就像是在品尝一杯浓浓的咖啡。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引领你成长;一个个经典的历史故事让你深感古代中国的独特魅力;一个个智慧的古代哲学充实你的文学素养……史书的特有的气息散发出中国浓厚的民族文化。

10.多年后史书页还把这夜撰写。青石长阶染尽生离死别。耳闻的像终结眼见的都毁灭。温柔的最决绝坠落的曾摇曳。恍然间已诀别正褪色的长夜。破晓之前洗去所有罪孽。有人喊你名字直到声嘶力竭。若魂魄能知觉黄泉下不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