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ozhú

爆竹


拼音bào zhú
注音ㄅㄠˋ ㄓㄨˊ
词性名词


爆竹

词语解释

爆竹[ bào zhú ]

⒈  古时用火烧竹,毕剥有声,火花迸裂,称为爆竹。今人用纸卷火药,点燃发响,也称爆竹,或称爆仗。

firecracker;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烧竹,毕剥发声,以驱除山鬼瘟神,谓之“爆竹”。火药发明后以多层纸密卷火药,接以引线,燃之使爆炸发声,亦称为“爆竹”。也叫“爆仗”、“炮仗”。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
唐 刘禹锡 《畬田行》:“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宋 王安石 《元旦》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游览既毕,宴於水阁,命从者放爆竹。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靂声。”
鲁迅 《伪自由书·电的利弊》:“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 中国 却用它做爆竹敬神。”

⒉  供燃爆用之竹。

唐 元稹 《生春》诗之十三:“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
清 戴名世 《游吼山记》:“从者试烧爆竹取声,水激石怒,天地若裂。”

国语辞典

爆竹[ bào zhú ]

⒈  古时以火燃竹,劈㕷作响,用以驱鬼。今则用纸卷裹火药做成,点燃引线就会炸裂,发出巨大声响,常在喜庆时燃放。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也作「爆竿」、「爆仗」。

《红楼梦·第五三回》:「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

爆仗 炮竹

英语firecracker

德语Feuerwerk, Feuerwerkskörper, Schwärmer (S)​

法语pétard

分字解释


※ "爆竹"的意思解释、爆竹是什么意思由语典阁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要抢在新春的前头,抢在爆竹的前头,抢在欢腾的前头,抢在陶醉的前头,抢在将要到来的铺天盖地的短信前头,为的是您能听清我真挚的祝福,春节快乐!

2.大年初一,开门大吉,爆竹震天,碎红满地,换穿新衣,满街瑞气,恭喜新春,互贺邻里,同辈问好,长辈施礼,大吉大利!拜年了!

3.新年的雪花飘飘洒洒,新年的脚步滴滴答答,新年的爆竹劈劈啪啪,新年的烟花雾里看花,新年的祝福稀里哗啦,我的问候准时送达,来年的你肯定大发!

4.在那一瞬间,整个城市都响彻爆竹的震耳欲聋的声音。

5.比如,放三个天地响,取三星在户之意;放四个,取四四如意之意;放100响小爆竹,取百子抱之意。

6.我们刚刚走出门,只听见震耳欲聋的烟花爆竹的炸声,吓的妈妈直往门里钻,可我却静静的欣赏着免费的烟花大会:有红有绿,有形有色,美极了!

7.把你我红色的情谊铺展开,把你我似火的热情包起来,做成爆竹送给你,炸出漫天喜气、运气、财气送给你,让你开开心心。

8.山上虎,月中兔,辞旧迎新献祝福;情难隐,事称心,健健康康最为真;功名利,尽努力,开开心心是第一;爆竹响,烟花亮,和和睦睦大吉祥!春节愉快!

9.年年岁岁爆竹放,岁岁年年平安降;一年一度财神日,财源广进福寿长;爆竹声声抢财神,金银珠宝送进门;如意吉祥不能少,短信送福问声好。祝:财神日,好运平安!

10.鼓乐齐鸣,爆竹脆响,钟仪萱被送进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