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

发言


拼音fā yán
注音ㄈㄚ 一ㄢˊ

繁体發言
词性动词


发言

词语解释

发言[ fā yán ]

⒈  发表意见(多指在会上)

他发言积极。

speak; make a speech;

发言[ fā yán ]

⒈  发表的意见。

煽动性的口头发言。

statement;

引证解释

⒈  发表意见。参见“发言盈庭”。

《史记·滑稽列传》:“武帝 时有幸倡 郭舍人 者,发言陈辞虽不合大道,然令人主和説。”
唐 元稹 《阳城驿》诗:“发言当道理,不顾党与讎。”
宋 司马光 《祭钱君倚文》:“中年相值,情厚故交,饰貌无华,发言必尽。”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他竭力使自己的发言保持平静的语调。”
康濯 《腊梅花》五:“农民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发言。”

⒉  发表的意见。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下》:“臣伏见皇太子仁厚宽明,发言高远,卓然絶异,非人所能及也。”
明 何景明 《上杨邃菴书》:“群猜共怒,一吠百声,持辩风起,发言雷同矣。”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盖以猥俗评选之见,而论六艺、诸子之文,听其发言,知其鄙倍矣。”
巴金 《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闭幕词》:“不断的掌声就说明这些发言是受到全场热烈欢迎的。”

⒊  指发言稿。

柯岩 《追赶太阳的人》二:“深夜,代表们都休息了,小会议室里还亮着一盏灯,是有人在赶写发言还是忘了熄灯?”

⒋  表现于语言文字。

《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孔颖达 疏:“诗者,人志意之所之适也。虽有所适,犹未发口,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於言,乃名为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

⒌  指遣词造句。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譬诸诗,发言平易而循乎绳墨,法之正也;发言隽伟而不拘乎绳墨,法之奇也。”

⒍  犹开口。

《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抑彊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託 芝,不敢发言。”
《南史·傅亮传》:“武帝 有受禪意,而难於发言。”
宋 司马光 《颜太初杂文序》:“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二:“小姑曰:‘家姊本无意輒慕君子,而 杨郎 先自发言。’”
《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荆公 叹道:‘生死无常,老夫只恐大限一至,不能发言,故今日为君敍及此也。’”

⒎  犹扬言。

《金瓶梅词话》第二六回:“﹝ 来兴儿 ﹞执证説:‘你从某日,没曾在外对众发言要杀爹,嗔爹不与你买卖做?’”

国语辞典

发言[ fā yán ]

⒈  说话、表示意见。

《诗经·小雅·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
《文明小史·第一〇回》:「只听得教士首先发言,对本府说道……。」

说话

沉默

分字解释


※ "发言"的意思解释、发言是什么意思由语典阁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水天中先生因病未能到场观赏,专程作了书面发言。

2.这位女新闻发言官说,泰国今年爆发禽流感以来,只有两人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死亡,一个来自披集府,另一个来自乌泰他尼府。

3.同事问小王:你怎么老喜欢自言自语啊!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啊!小王:没有,最近丈母娘来了,在家里很没有发言权,上班补回点发言权来吧!

4.接着四个发言的女人,有三个一开口就谈自己的资历或道歉。我实在太少不更事了,不可能有什麽专长,23岁的凯特林派特瑞说。

5.她的发言吐语显得真挚,不流于俗套,在她聚精会神侃侃而谈的时候,使人觉得象是一位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人在用外语发表意见。

6.上课了,我们不光要倾听老师的话语,还要倾听同学的发言。

7.你的发言自相矛盾,后面的论证恰恰否定了前面的论点。

8.持反对意见的发言者把布朗先生的论点驳得体无完肤。

9.格拉斯项目总包和监理单位代表分别作了表态发言,一致表示一定要认真落实会议要求,以大干80天总目标为己任,竭尽全力地干好本职工作,知难而进,真抓实干,确保各项目标的全面完成。

10.领导的发言高屋建瓴又玄机暗藏,使小王一时琢磨不透,心里就像揣了几十只小兔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