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
[唐代]:李贺
秋至昭关后,当知赵国寒。系书随短羽,写恨破长笺。
病客眠清晓,疏桐坠绿鲜。城鸦啼粉堞,军吹压芦烟。
岸帻褰沙幌,枯塘卧折莲。木窗银迹画,石磴水痕钱。
旅酒侵愁肺,离歌绕懦弦。诗封两条泪,露折一枝兰。
莎老沙鸡泣,松干瓦兽残。觉骑燕地马,梦载楚溪船。
椒桂倾长席,鲈鲂斫玳筵。岂能忘旧路,江岛滞佳年。
秋至昭關後,當知趙國寒。系書随短羽,寫恨破長箋。
病客眠清曉,疏桐墜綠鮮。城鴉啼粉堞,軍吹壓蘆煙。
岸帻褰沙幌,枯塘卧折蓮。木窗銀迹畫,石磴水痕錢。
旅酒侵愁肺,離歌繞懦弦。詩封兩條淚,露折一枝蘭。
莎老沙雞泣,松幹瓦獸殘。覺騎燕地馬,夢載楚溪船。
椒桂傾長席,鲈鲂斫玳筵。豈能忘舊路,江島滞佳年。
唐代·李贺的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 李贺的诗(207篇) 〕
清代:
汪铮
搭影耸寒月,江声撼夕阳。蛟宫蟠地脉,鸳瓦接天光。
慷慨停孤棹,登临更上方。千秋遗恨在,杯酒吊蕲王。
搭影聳寒月,江聲撼夕陽。蛟宮蟠地脈,鴛瓦接天光。
慷慨停孤棹,登臨更上方。千秋遺恨在,杯酒吊蕲王。
宋代:
陈造
长日登临忆侍郎,芳时谭笑客凝香。
须公多办琼花露,容我时开古锦囊。
長日登臨憶侍郎,芳時譚笑客凝香。
須公多辦瓊花露,容我時開古錦囊。
明代:
吴与弼
峭拔立云端,能生逆旅欢。但惜世无摩诘手,不能移向画图看。
峭拔立雲端,能生逆旅歡。但惜世無摩诘手,不能移向畫圖看。
清代:
周翼椿
仄仄轻寒褪袷衣。清和天气夏来时。雨馀新绿连云暗,风过残红满院飞。
焚百和,理金徽。新词自咏送春归。春驹不识韶华去,犹逐馀香飐粉衣。
仄仄輕寒褪袷衣。清和天氣夏來時。雨馀新綠連雲暗,風過殘紅滿院飛。
焚百和,理金徽。新詞自詠送春歸。春駒不識韶華去,猶逐馀香飐粉衣。